新时代新征程,高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,关键是要推动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深度融合。北京师范大学作为中国教师教育的“排头兵”,学校党委弘扬红色师范百廿传统,坚守教师教育核心使命,坚持以系统思维推动党建和事业目标融合、力量融合、机制融合,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生机活力,为加快推进综合性、研究型、教师教育领先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、更好服务教育强国战略提供坚强保证。
一、坚持目标融合,推动同向一体
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,根本在于把牢正确方向、确保沿着正确目标前进。学校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党委常委会第一议题、各级领导干部第一要事。学校召开第十四次党代会,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生动办学实践。牢记“国之大者”,承担高等教育龙头和基础教育基点双重使命,将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作为党建和事业发展锚点,推动党建围绕立德树人、社会服务等重点、难点、攻坚点来确定目标、开展工作。聚焦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832个脱贫摘帽县教师队伍建设,全面实施“强师工程”,按照“培养一批、输送一批、提升一批”整体思路,统筹推进“志远计划”等,助力乡村振兴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。将学科自主发展与国家重大需求深度耦合,成立国家安全与发展战略研究院、环境与生态前沿交叉研究院等,增设国家安全学、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,形成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。
二、坚持力量融合,推动同步合力
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,关键在于整合“人力”、汇聚“一股力量”。制定《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》等,强化学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,健全党委统一领导、党政分工合作、协调运行工作机制。完善院系党委会、党政联席会议事决策机制,印发院系党委会、党政联席会议事决策事项示范清单,规范16大类、162项事项决策程序。创新支部设置,将支部设在国家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专项等一站式学生社区上,做到全面有效覆盖。实施入党引航工程,党委书记、校长带头担任政治导师,引领20余位高层次人才和留学归国教师进入发展程序。强化“双带头人”教师支部书记培育,20余位获评国家人才项目,10余位担任学校中层干部。
三、坚持机制融合,推动同频共振
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,核心在于健全“机制”、确保常态长效。制定学校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、新一轮“双一流”建设方案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方案,印发学校年度工作要点,实现党建和事业一体部署。强化立德树人,全面建设12个“双一流”学科、5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、10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2.0基地、4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、8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。完善统责、明责、督责、考责、追责“五位一体”闭合链条,建立“7+2”党建责任清单,保障党建和事业发展同谋划、同部署、同推进、同落实。探索“一考双评”,将事业发展成效作为评价党建成效的重要内容;将党建成效作为“双一流”建设评估、学科专业质量评价等重要指标,同资源投入配置等挂钩。推动“一述双报”,述职中同时报告党建成效、党建引领事业发展成效。
党建和事业是一体两翼。“一体”是根本,重在把准航向、明晰路径,做到服务大局、精准定位。“两翼”是关键,其一为“人力”,重在党政齐心、党员带头,做到凝心聚力、步调一致;其二为“机制”,重在纲举目张、链条完整,做到责任明晰、务实有效。通过二者融合联动,破解“两张皮”、形成“一盘棋”,进而产生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。
原文刊发于《中国教育报》2024年12月14日第2版,文章来源于北京师范大学党委。
原文链接:http://paper.jyb.cn/zgjyb/html/2024-12/14/content_144741_18089109.htm